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发布时间:2024-09-16
宫颈癌,又称子宫颈癌,是发生在女性生殖道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,其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,且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。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,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成都普济中医吴晓玲主任表示,早期发现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与预防是至关重要的。
一、全球发病情况
据《2024子宫颈癌筛查和早期精准诊断现状白皮书》显示,全球每年约有60.4万例子宫颈癌新发病例,其中34.2万例导致死亡。值得注意的是,85%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,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在宫颈癌的防控上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二、中国发病情况
在中国,宫颈癌同样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。每年新增子宫颈癌病例超过11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3.7万例,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。据《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(2023)》显示,中国妇科肿瘤的发病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,其中宫颈癌年发病例数为119,300例,年死亡病例数为37,200例。这一数据凸显了宫颈癌在中国女性健康中的重大威胁。
三、发病年龄趋势
传统上,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40-60岁之间。然而,近年来,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,30岁左右的女性也可能出现宫颈癌。这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、环境污染、性生活过早等多种因素有关。因此,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女性,特别是年轻女性,都应加强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。
四、主要发病原因
高危型HPV(人乳头瘤病毒)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发病原因。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多个性伴侣、免疫功能低下、吸烟、口服避孕药和营养不良等。HPV不仅感染子宫颈,还广泛存在于皮肤和黏膜,因此,通过性行为传播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。
五、防控措施
预防宫颈癌的关键在于一级预防,包括接种HPV疫苗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世界卫生组织倡议,青春期前(9至14岁)是接种HPV疫苗的理想年龄,但接种后仍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。此外,定期进行妇科检查、细胞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也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手段。
六、治疗与康复
一旦确诊为子宫颈癌,患者应及时接受规范治疗。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、年龄、生育要求及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,常采用手术和放疗为主、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。治疗后,患者需定期接受复查,以监测病情变化和预防再发。
七、中医视角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宫颈癌的发病与机体的内环境失衡、正气不足、邪气内侵等因素有关。中医强调“治未病”,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调节饮食、起居、情志等方面来预防疾病。对于宫颈癌患者,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,运用中药、针灸、推拿等方法,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,增强免疫力,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宫颈癌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严峻,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筛查措施,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。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呼吁,广大女性关注自身健康,加强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干预,同时也应积极参与中医调养,提升自身的免疫力,共同应对这一挑战。